第一章 提升学习的关键能力到底是什麽?¶
打造超人学习这本书,其实并不是非常好写。
原因是,“学习”本身是一个非常大的议题。影响这件事结果的变因也非常多。
所以,当我在写作这本书时,虽然能够写作的素材非常多,但从哪个角度切入安排顺序。也让我够伤透脑筋。
能够出版的最后这一版,足足是重写了三四遍的成果,反覆调整才找到最适当的安排。
学习到底是什麽?以及为什麽我们对这件事又爱又恨?¶
“学习”一方面是我们日常每分钟都会使用的技能。
但谈到“学习”,我们对这件事的感觉又总是浮上一股複杂的感觉。
我们知道“学习”最终会带给我们好处。但一方面我们又痛恨当中的过程、以及通过消耗时间但最后成果输出却非常不稳定的情形。
最终,几乎绝大多数人选择了“逃避”这个选项。
这也造成了“学习”这个行为,虽然佔了我们人生很大部分的时间。但相对来说许多人却只花了极少心力去有组织的正面解决这个问题。
其实我们也不是不想。而是谈起提升学习能力这件事,有时候就很像是一睹黏糊的厚牆。我们用尽全力想击破的结果,不是拳头深陷在裡面搞得狼狈不堪,就是这堵牆好似晃了一下,又好端端的站在原地。
卡在我们想要到达境界的道路正中间,让我们既是噁心又是心力交瘁。
我们弄混了“自然学习”以及“刻意学习”¶
为什麽会有情形出现?我想先来谈谈什麽是学习。
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,学习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:
- 狭义:通过阅读、听讲、研究、观察、理解、探索、实验、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,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(知识和技能,方法与过程,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)的行为方式。例如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知识的过程。
- 广义:是人在生活过程中,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。
广义来说。我们无时无刻都在“不断的从外界下载经验”,这也是所谓“自然学习”。我们人天生就有这种能力。看了旁人的示范,立刻有办法模仿操作。透过跌了一跤,学到这条路上有个坑洞,下次走路务必小心。
这样的升级结果,让我们对于各种执行结果,掌握更多确定性。对于下次执行同样一件事时,能够提升更多效率。更别说在攻克难题时,那种瞬间的喜悦。
所以我们天生其实挺热爱学习。
但是,为什麽我们又讨厌学习。
可以抱怨的事实在太多了:
- 有时候在 A 领域 work 的经验,拿到 B 领域却头破血流
- 有时候用尽全力,却一无所获
- 上课的过程实在太痛苦了,很像受针刑
- 要解一个问题,却被书山淹没,搞了老半天,不知道解答到底在哪裡。
- 花了很多时间看的东西,瞬间又忘掉了
- ....
这个列表,继续展开下去,再写几十行没问题。
但关键是,为什麽对于同一件事,我们对它可以又是爱又是恨?
因为,真要说起来。这其实是两件事。
- 喜欢:你喜欢的是自然学习的过程与结果
- 讨厌:你讨厌的是刻意学习的过程与结果
我们之所以被觉得这是同样一件事。是因为我们的人生,本来就具有自然学习的能力。在经过一段短暂自由的快乐学习时光(1-6 岁)后。迅速被推进一个错误的地狱学习环境(6-18岁国民教育)裡面,下载一些似是而非的学习方法。而我们被这些乱七八糟的方法折磨洗脑后。误以为这些方法也是正确的学习方法。最后产生将两者的方法、感觉混在一起的结果。
于是最后才出现“自然”学习时很开心,但“刻意”使用这些“学习方法”时很痛苦。
所以,我们之所以对“学习”这个议题滋味複杂。其实就是因为在这个领域裡面,两种“目的”不同的解法、结果、情感被混淆了。不知道使用的时候,什麽是正确的,什麽是错误的。更糟糕的是,你觉得还会觉得出现薛丁格的现象,也就是过程与结果都是不确定的。
所以,社会上多数人,对于学习这个字,甚至会有 PTSD(创伤症候群)。听到这两个字,就觉得恐惧,下意识关闭通往“学习”的路。
人类一直用错误的攻略在玩新的游戏¶
若将这两种感觉分开讨论之后,你会发现身为人类,自然学习的能力并没有坏掉。因为那本来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。我们日常生活中,时刻针对产生的结果修正自己先前的行为,已取得不变的结果,这种能力就是“自然学习”。
但是,若谈到“刻意学习”。可以说每个人都用的相当吃力,只要题目大一点,过程都是痛苦不堪的且结果都是歪七扭八的。
理论上,如果我们不碰触“刻意学习”这个主题,人生就能开开心心的。这本书,也就写到这裡就可以结束了。(咦)
但实际上,我们却无法逃避。这在过去的一两百年间,更是如此。在此前,多数人类过的一直是平稳的农耕狩猎生活,环境没有什麽太大改变。因此,即便“刻意学习”的能力不行,光靠著内建的“自然学习”,也能过上一生。
但是,在过去一两百年间,世界的改变是巨大的。光从个人电脑开始流行,再到家家可以上网,再到现在大家用手机完成各样事情,也就只花了三四十年的时间。科技的进步速度,远超过人类正常自然学习的速度。
我们人类,向来就是透过不断的自然学习去适应周遭的环境。但是现在周遭环境的改变速度,却快到如果我们若不经过一点“刻意学习”,甚至会到了无法存活,甚至会很快被淘汰的态度。严重的话,甚至生活寸步难行(举例,手机支付与扫码通关)
不同领域的生产力在自动工具的辅助下,社会效率变得越来越高。也有越来越多的新方法与流程被发明出来。
也因此,“刻意学习”在跟上社会变迁的道路上,变的非常重要。
这也是为什麽我们的社会创造了一个“教育系统”,在“刻意训练”我们“刻意练习”的能力。
但坦白说,但这个系统,对我们克服时代变迁有帮助吗?
按照最后的实际产出,我想按照社会上每个人对于“学习”这件事的评价与结果,我想是“没有用”的。更甚至来说,很有害。
错误的模型让人类一直在使用错误的策略解题,甚至最后还产生错误心态¶
理论上,我们的学校是为了增加学生“刻意学习”的成果所存在的。
整个学校教育的成立原因,是为了模拟一个相对较安全的环境,让学生在此环境下,学习未来出社会会使用到的知识与方法,让整个社会能够接收一批高质量、有学习方法、能够跟上社会变迁的成人。
不过,理念上说是这样。执行成果却不是这样。甚至还变成了严重反效果。
怎麽说呢?我画个表格你就知道问题在哪裡了。
贴出这个表格,可能会让读者瞬间很惊吓。
挖操,好像发现了什麽新大陆。
其实,光贴出这张图,这本书写到这裡,好像又可以收工了。(咦)
我们之所以对学习有深深痛苦的印象。且非常不适应从学校毕业以后的职场生活、觉得自己能力很低、从此自己没有更新的能力。其实都是因为学校害的。
理论上学校的设计,是因为我们想要让年轻的下一代具备刻意学习的能力。实际上却让他们学习了一套错误的方法,进而毁灭了他们对于学习的意愿以及能力。
这套结构,从宏观来说,本质上是假设了一个静态不会变的世界,让参加者追求在裡面练习到试卷满分。并且追求平均的多角发展。
但是,我们在成人社会裡面,却面对的却不是这样的环境与挑战。在社会裡面生存需要的能力,是面对未知的环境,迅速找到思路开发出解法,而对于成就标准的衡量,在某一单科压倒性的登峰造极。
学校教育覆盖了人类的精华时光前12-16年,年轻人类进入这个系统时,多是白纸一张,还保有一定水准的学习能力。我们关于学习的印象、方法、比较成就的标准、设立目标的方法、对于解法的设计手段,都是从学校来的。
但在经过这麽多年的锻鍊之后,许多人进入社会后,却不觉得“学校”帮我们预备好了。而是反而觉得自己学的东西怎麽一瞬间都没有用。
而经过这麽多年的荼毒,许多毕业生甚至连续自然学习的意愿都被屏蔽,并且相信自己甚至也失去了更新能力。
改用全新且正确的思维去玩游戏¶
我相信,本书读者应该都玩过许多不同种类的游戏。应该粗浅的知道不同种游戏,应该使用不同的策略去游玩、破关。
比如说用在回合建造类的思维就没办法用在即时战略类型的。这两种游戏中当中虽然有些许相同的个别建造元素,但组合起来本质上是根本不同类型的游戏。
如果用错游戏方法,通常就会很难通关,或甚至提前阵亡。
学习这个领域,也是如此。
在学习界,有这麽多诡异的现象,本质来说,其实是因为我们一直拿 A 游戏的攻略在打 B 游戏!那麽游戏过程很惨烈、过程事倍功半、最后也没有成果,自然也是正常的。
回到本章的原点,所以提升学习动机的关键是什麽呢?
我认为是要先认识到,学校模拟的与社会需要的,其实是不同的两种游戏。
一旦先认识到自己在什麽游戏当中。就已经是成功的 50% 了。
因为人类本身自然就会因为目标的不同,而切换不同的实施手段。
所以,当你能清醒的意识到这是两场不同的游戏时,游戏的规则又截然不同时,自然就会对新的玩法有所接受,甚至主动探索有效方法。
我想读者在读这本书时,刚开始会很纠结,如果我们现在要学新方法。那旧的方法要怎麽办?
别担心,
- 首先我们原先在学校学的那套方法,实在太破了也没什麽用,扔掉也没什麽可惜的
- 再来,其实我在本书裡面教的方法,几乎都会是人类自然旧有的。这本书只是教你“正确”的排列组合,从而使出强大的威力而已
这本书在第一遍读起来虽然会让你有点震撼且吃力。但我向你保证,只要你花两三个小时看完这本书,绝对能开始产生上面我所宣称的效果,而且是立即性的改变。
RPG 游戏 V.S. 记忆填空游戏¶
那麽。我们又要如何迈出第一步呢?
首先,你已经知道我们要玩的是一个新游戏。这就已经足够改变很多事了。
第二,我们的人生,本质上就是一场“RPG”游戏。你只是在地球这个伺服器,扮演你自己而已。我们是在玩角色扮演的游戏,而不是在玩一个超大的“填空记忆游戏”。
你原本可能会觉得扔掉旧方法很可惜。
但是新游戏规则是这样的:
- 只要专攻一个喜欢又擅长的项目,最短时间拿到最高分
- 什麽奇怪手段都能用,法律上没有明文禁止的行为你都可以做
- 越熟练 exp 会指数型暴增,速度是别人的 2 倍,回报就是别人的 4 倍。速度是别人的 3 倍,回报就是别人的 9 倍。以此类推,指数型给分。
- 成就的标准不是完美複制得到 100 分少扣分扣一下。而是鼓励疯狂尝试下一轮,越来越好,疯狂叠 buff 到 10000 分。
- 高分就有钱,有名声,更有成就
回头一看,你是不是会发现发现旧玩法与战略:
- 喜欢的学科被禁止学过头,要花上大量的时间去学“自己不擅长的”
- 背一堆自己觉得无趣的东西。想尽办法背诵 100 分。
- 不要犯错,尽量不尝试新的就不扣分
扔掉其实也没什麽可惜?
第三,也因为这是一个 RPG 游戏。RPG 游戏裡面,本身就有非常多的“小游戏”作为游戏的关卡。
些小游戏本身会有很多种不同的类型,这当中里面一定也包含重复打怪、有记忆填空。
这本书其实不是说强迫你扔掉“所有”的旧玩法,我们只是在帮你挣脱过去旧的错误设定而已。所有的技能等级,还是可以重新保留。只是从今往后的升级速度,变为原来的一百倍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