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语¶
写到这裡,你会发现我这本书好像都在谈“历史”、“数学”、“统计学”。
是的。我其实很喜欢《统计与真理:怎样运用偶然性》裡的这一段话,正适合用来总结这本书裡谈的内容:
l在终极的分析中,一切知识都是历史。
l在抽象的意义下,一切科学都是数学。
l在理性的基础上,所有的判断都是统计学。
我们谈了很多不同领域的问题和解题思维,但是本质上脱不开历史、数学、统计学三大主题。
人生很多难题,我们站在一维视角看,然后用暴力的方式匹配过去与周遭的经历,所以找不到答案。
当你换到二维视角,或是将问题切碎到微小的原子单位时,就可以看到很多问题答案根本就躺在那裡。
数学不只能让你转换角度,更可以带你穿越时空,找到历史裡面的终极答案。
如果你不确定要如何对未来下决定,统计学可以能带你从历史中找到未来的正确决定。
写这本书对我来说并不容易,原稿至少重写了三四遍,最后决定将整本书分为三大章节。第一部讲的是过去,也就是讲历史,如何透过历史累积资料库。第二部讲的是现在,我介绍了视角转换与公式分解,遇到问题你可以用数学解题的思维:
- 反著解
- 切碎重组
- 跨界匹配
第三部讲的是未来,我介绍了
- 如何运用概率去做未知的决策。
- 使用槓杆,用未来的资源解决现在的问题
- 使用数学公式,用複利角度从未来倒过来看现今的决策。
希望这本书能够对你有所启发,大幅升级自己的大脑算法。我们出厂智商虽然只有 100。但是改变演算法,真有机会跑出 1000 以上的跑分结果。
如何使用本书解决生活中的难题?¶
STEP 1:写下你遇到的问题与流程¶
遇到问题,不要急著在脑子裡面想,而是马上将问题写下来,就算是抱怨也行。一旦将问题写下来,你就有机会在纸上坐初步的解题。
比如说,“打造一个高产量高品质的公众号”。当你把这行字写下来,就能开始慢慢解构问题了。
什麽是“高产量”?什麽是“高品质”?把这些问题实际量化。
你可以一个一个拆分,把问题拆到你能解决的程度。
然后重新组装你得到的答案,调换顺序。
STEP 2:固定边界维度¶
反著解的题目通常适用于多维问题。比如说,我只有有限的时间、金钱、人力,我们可以将结果固定下来,时间节点固定下来。
那麽剩下的条件就是可以调整的,甚至是可以忽略的。
STEP 3:用大资料找到边界与形状¶
有时候我们连问题的形状与问题的要素都不清楚。
那麽你可以做的事就是把所有的问题全部写在纸上,然后开始分类。一旦能够分类,就能够产生边界。一旦有边界,就能找出结构。一旦找到结构,就一定可以在某些地方找到类似可用的解决方法。
就像玩拼图你会先拼出边缘以及颜色相近的区块,对吧?
STEP 4:换个角度看,旋转著看¶
当你发现,咦,这个解法太短(比如说这个领域太新,没有参考案例),或是看不懂(比如说Netflix的拍片操作),有可能是在你所看的这个象限裡解释不通。
你可以先拆碎元素,再去找看看其他领域有没有类似的结构与逻辑,可能可以找到一套非常完整的答案,还能突破原先领域的知识上限。
STEP 5:实在不行,就赌一把¶
有时候做决策有时间上的急迫性,没有时间切了问题,再转来转去看。这时候可以考虑赌一赌概率。
赌概率最重要的核心原则是忘掉“我相信”这件事情,并把所有可能的选项统统列出来。
一般人急了,往往会把“我相信”的机率拉得很高。(比如说在颱风天还坚信飞机会继续飞,经济重创初期时还盲目相信自己能抄到底。)
STEP 6:把视角拉远了看,切到其他模型裡运作¶
有时候我们无法做出决定,是因为我们距离问题太近,反而找不到答案。比如说应不应该读大学、应不应该买房、应不应该毕业就开始选钱多事少离家近的 NPC 工作、应不应该换公司。
当你拉远了看,转换角度看,比如说把以上问题切到魔兽世界的角色营运看看。你会发现,自己认为的“唯一选项”(社会给你的压力)根本都不能算是“品质好的选项”。
游戏本身是简化的世界。当你转到游戏世界,去掉人情压力等吸走注意力的元素,你会发现原来更好的选项多的是。
STEP 7:超越时间去做决策¶
有时候,我们的视角被锁在现在,所以只能做“现在”的决定。
你可以思考的是,问题能不能反过来看?以未来的角度去做决定,用未来的资源做为现在的动力?
这七招,相信有办法帮你破解人生中至少95%以上的难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