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卡片笔记法第一步:先总结再归纳

卡片笔记法,虽然是卢曼发明的。但卢曼本身并不是这套笔记法的推广教学者。因为在只有纸笔科技的当时,卢曼这种行为实在太神奇古怪了。

大家虽然敬佩他的卡片整理狂热度以及产出结果,但实在没人想真的去模仿学习。

这套笔记法,还是他去世后,另外一个学者申克.艾伦斯Sönke Ahrens,去蒐罗卢曼做学问的方法,最后集结成另外一本书 《How to take smart note》,这套方法才重见于世上。

但,读者看到这裡可能又会有个疑问?既然卡片笔记法这麽牛,也一堆人在谈,为何还是很少看到有人在使用。

我也曾经观察到这个问题,后来观察大量入门卡片笔记法的人从入门到放弃的过程,才挖掘出真正原因。

原因在于许多人对于卡片笔记法的入门方式,都是直接在网上 Google。而网上卡片教学法的第一个法门,就是教你将笔记原子化:“一则记事只记录一件事情”

这一句话让所有人掉进了大坑。很多人开始做卡片笔记,就是从“名词”开始写起。写了一堆名词卡一阵子后,学习者发现自己写了超多卡片,笔记功力与学习功力一点起色都没有,卡片之间也没有串连的可能,持续做这件事情下去,自己还或像个傻帽,于是就放弃了!

这也就是为什麽我在上一章“总结与归纳”时,反覆强调为什麽不可以“先归纳再总结”(先写名词定义,再写个名词目录收集),而是要先“总结再归纳”(先写粗流程、概念,后续再挖掘关键字意义)的原因。

这个笔记上流程的顺序不同,造成的学习效果与笔记效果简直是天差地远!!